北京日报客户端记者 师悦睿迎网
近日,千灵山上演了一场特殊的“送别”:北京猛禽救助中心工作人员将一只凤头蜂鹰放归自然,它稍作迟疑后,展翅高飞,在空中划出优美的弧线。与它一同重返蓝天的,还有三只同样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红脚隼。
这只凤头蜂鹰的重返蓝天之路还要从5月17日说起。当天睿迎网,伴随着巨大的声响,一位市民在自家院子里发现一只大鸟躺在地上,无法动弹。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接到市民的电话后,连忙赶了过去。
经过检查,康复师发现这只凤头蜂鹰伤势严重:它的右眼瞳孔变形,双侧跗趾骨闭合性骨折,两腿肿胀严重并伴有淤青。为了让这只凤头蜂鹰活下去,康复师对它进行了细致的救治:“我们通过补液等营养支持手段确保它生命体征稳定,还给它的双腿打了夹板固定骨折部位。”北京猛禽救助中心负责人郑智珊说,由于它无法自行移动,康复师特意在它身下铺了海绵垫,防止胸部磨损。
“治疗的第一个月睿迎网,它完全无法自主进食,全靠康复师每天定时填喂,确保它的体重不会下降太快。”郑智珊说。日子一天天过去,这只凤头蜂鹰也在悄悄“努力”,一个月后,它的状态逐渐好转:X光检查显示,它双腿的骨折处骨痂已经开始生长,精神状态也好多了。“那段时间,我们也会对它的双腿进行复健训练,防止因为夹板固定肌肉组织出现萎缩。”
又过了一个月,凤头蜂鹰的骨折位置已经愈合,工作人员把它移到了室外的笼舍,这下,它有了宽敞的空间进行训练和运动。随着状态好转,它开始了自主进食,体重也在稳步回升。经过评估检查,它的视力没有受到严重影响,飞行过程中可以轻松躲避障碍物。“那一刻,我们知道,它离蓝天不远了。”郑智珊笑着说。
每年九十月份是凤头蜂鹰迁徙过境北京的时候,九月初,野外观测人员已经看到了过境的凤头蜂鹰,于是,康复师再次对它进行了全面的体检,确认它的健康状态符合放飞要求。就在9月11日,放飞前一天,观测员在距离千灵山不远处的山头,观测到近百只凤头蜂鹰组成的鹰柱。“希望这只重返蓝天的猛禽能顺利到达越冬地。”郑智珊说。
据了解,北京猛禽救助中心成立于2001年12月,从成立至今救助猛禽6400余只,放飞率达55%,涉及40个物种。今年,中心已救助猛禽229只睿迎网,放飞146只。
翻翻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